您现在的位置: 首页 >> 学生天地 >> 作品园地
【筠州文学作品选读】耍牛灯
作者: 发布时间:2018-12-18   点击次数:0 【字体: [复制链接]

那时候我们那里年年正月里都要耍“灯”,常见的有“狮子灯”、“龙灯”、“地游灯”和“牛灯”等。我曾经担任过一晚上“牛灯”的首领,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是正月初六。

“狮子灯”一般需要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才或专业“演员”才能表演,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,还要有一定的设备。“狮子灯”一般都是有人“请”才会出门,请的人多数是为修房造屋或结婚的亲戚请的,是为了给亲戚和自己家争面子,增加热闹气氛的。也就是说“狮子灯”是有组织有纪律的,是个小小的团体或集体。所以新年里就不会下起帖子挨家挨户地耍,只在正月初一二找一个公共场所,敲锣打鼓地耍个新鲜,图过热闹。

“龙灯”也至少需要两个有专业技术的人才:一个是耍“宝”的人,另一个舞“龙头”的人。两个人要很好地配合才行。那时的“龙头”是用很多块竹片拥绑好扎出棱廓,然后用白纸糊好,干了以后找绘画的师傅来彩画,绘画出龙的脸谱来。同时还要扎一个“宝”来耍,“宝”里还要点灯用油。由于耍灯的同时还需要好多人选,每一节“龙”都要一个人,一条龙就有很多节,如果没有训练过,就会连舞都舞不起来,还要有那么多的“鱼兵虾将”等,用的人数较多,所以组织“龙灯”的困难就比较大,以免劳民伤财,费力不讨好。耍“龙灯”的时间就很少,有时两三年才组织一次。

牛灯1.jpg

为了高兴,我们那里年年基本上都要耍“牛灯”。“牛灯”既热闹又简单,捆扎又简便,耍“牛灯”时也不择人选。况且农民长年累月地跟牛儿打交道,人们吃的五谷杂粮都跟牛分不开,全靠“老牛”使劲给大家“拖”出来,牛耕田来马吃谷,牛够辛苦了吧。经常吃的是草,而且又是天上的二十八宿之一,称之为斗牛星,就以牛为主题而高兴高兴吧。歌颂牛,保佑每家饲养的牛一年四季都平安吧!

“牛灯”在腊月尾上还是要稍做点准备工作,要提前卖几张红纸写好一部分“帖子”,耍灯时使用。那时农村既没有打字机复印机,就是油印机都很难找,全凭手工来写。把一张红纸裁剪成三十二张,找有点文化的人用毛笔恭恭敬敬地竖着书写上“即日——牛灯奉贺——XX灯会拜”的字样。帖帖雷同,打帖子时每家每户都会给粑一张。还要准备些蜡烛,最后还要置办一个用来打帖子时使用的“灯笼”。“灯笼”要用竹篾编成八方形,表面上糊上一层白纸,夜晚灯笼内要点蜡烛。

正月初一二就开始制作“牛”了,“牛”头很简单,只需一个撮箕,弄一些浆糊来在摄箕上面糊上白纸,在纸上用毛笔简单地画上眉毛、眼睛、鼻子、嘴巴就行了。再用竹根,木根,或者烂米筛圈子做两牛角,插在撮箕上,把做的两个角固定好,有的还用楠竹壳做两只耳朵,有的连耳朵也不要。后面用一块破旧的大麻袋扎在牛头上,就是牛的全身了。还可以在麻袋后面再系上一小撮“竹麻”表示是牛的尾巴。这只“牛”就造出来了。

牛灯2.jpg

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去办一下,就是要带上牛灯到荒山野岭上的“牛王菩萨”处去报到,要在那里开过“光”、点过“相”才会灵。“牛王菩萨”一般都被供在陡岩陡坡上,人们信仰的是“牛王菩萨”会“保佑”人间饲养的耕牛到此山的时候,会小心谨慎地耕作和放养,不会发生意外。在“牛王菩萨”面前点上香烛,焚化纸钱,摆放上些饼干、苹果之类的“素食”,不用“肉刀头”,因牛是吃素的。在此主持人要是给牛灯“开光点相”,从眼部开始:“开眼光,开眼光,一对眼睛亮堂堂……”一直从头“开光”到四肢,开光念叨到某一处,开光人都很虔敬地把香烛在那里晃动几下,很认真。虔诚奉请“牛王菩萨”保佑人间饲养的牲口瘟水不吃,瘟草不尝,四季平安。

“牛灯”的时间一般都从正月初四开始,每天都在下午四五点左右出门,由两个熟悉的人先行去“打帖子”。手提“灯笼”握着帖子,每到一户先要说些新年里的奉承话,然后才捧手作揖地说“恭喜恭喜,牛灯奉贺”。喜欢的人家,就把“帖子”粑在主人家的大门柱上。当然,还是有不收灯的。估计牛灯每天能走耍多少家,由打“帖子”的人来做决定。然后返回来再告诉耍牛灯的人家有多少户,路线怎么走。按打帖子的路线进行。

“牛灯”需要一个能说会道的领首,要会说“四言八句”和见啥子东西都能说出几句“顺口溜”来,叫见子打子,而且声音要洪亮,还得会有点音乐细胞,耍灯要唱“牛灯调子”,要领唱。

“牛灯”敲锣打鼓地来到主人家门口,主人便会在大门口外点燃香烛迎接。这时灯会“首领”稍走在前面点,右手一举,锣鼓声和嘈杂声就会立马安静下来。“锣声,鼓声,主家烧钱来接灯,您把牛灯接进去,人也兴来财也兴。”首领接着很起劲地说:“锣鼓打得响沉沉,牛灯奉贺您有钱人。今天牛灯奉贺您,一股银水流进门。”接着就在敲锣打鼓声中,“牛儿”慢悠悠地迈进了主人家的堂屋里,面对神龛趴着,这时主人又在神台上点上了香烛,化上了纸钱。首领手一举便高声颂道:“锣沉沉,鼓沉沉,牛灯参拜(您)天地神,自从今晚参拜后,早进黄金晚进银。”又一番敲锣打鼓。“牛灯”还要参拜堂屋的四方,给四方开光,开光到一方,首领都要说出每一方的方位和贺语,参拜哪方牛儿就面向哪方趴着不动。从东方开始。一般都是这样念的:“一开东方(么) 甲乙木,主家发财又发福;二开南方(么)丙丁火,送财童子就是我;三开西方(么)庚辛金,主家都是财北星;四开北方(么)壬癸水,主家发财从今日起;只有中央(么)我不开,留给您主家广招财。”这段顺口溜有时也可以作唱腔来唱。

牛灯3.jpg

这时在一片欢乐的锣鼓声中,“牛灯”退出堂屋,只能退着出来,不能牛头向外走出来,这是规矩。在屋檐下或在晒坝,“牛儿”就可以自由自在地来回走动。耍“牛”的是两个人,前面的抓着“牛头”左摇摇右晃晃,后面的人一手抓着前一个人的腰带,一手从里面握着牛尾巴一甩一甩的。耍“牛”的人随时都可以更换和代替。有时还可以安排一儿童背着小竹筐,腰扎草绳,一手拿镰刀,一手牵着“牛”唱放牛歌来回地走。

高潮的时候就要大声武气地唱起来。

“天上落雨密密的筛嘛”,领首唱。

“雪花儿飘,雪花儿飘呦喂”,帮腔的跟着唱,“雪吔花飘飘闹元宵”。

“咚儿一大炮,土匪要扫清,毛主席坐北京,领导人民翻了身吔”。领首又唱。

帮腔的大伙儿接着吼,“领导人民翻了身吔,领导人民翻了身”。帮腔的人越多,声势越浩大,热闹非凡。敲一阵锣鼓又唱一番。

唱词由首领随时更改,花样繁多。大多数腔调都是一样,唱词不一样。 有时唱“正月里来是新春”、“牛牛儿灯,牛牛儿灯呦喂”。“三才者,天地人,来吔在贵府开财门”或“斗牛空中送财来吔,斗牛空中送财来”。有时又用“安安来送米,大舜耕了田,大舜耕田为皇帝,安安送米点状元”,用有历史典故的唱词来收尾。

锣鼓也不是乱敲的,要敲打得有名堂,在农家屋里要打“金银锭”、“满堂红”或“扑灯蛾”等这些吉利名称的锣鼓曲调,不然稍微懂一点的老板就会不高兴。

主人家也不会耽误大家太久,一会儿便又点燃香烛,冥化纸钱,准备了四分或一角二分的红包送灯,时辰一到,首领一举手:“锣一声来鼓声,主家烧钱来送灯,您把牛灯送出去,反手关门请安心。”这时要打一个名字叫“蛇”的锣鼓才又去参拜下一家。

还是有好客的主人家,要留“耍灯”的“宵夜”。就是稍作休息,摆一些点心,什么“炒米糖”、“花生”之类,热情地招待大家喝点茶水。但这种场合,一角二分的红包就不能带走了,不能又吃又包嘛。到处都是这个规矩。尽管你走时主人家会照常把红封封“打发”给你,按规矩送灯。但走出一两丈远,牛灯又得返回来,首领要说许许多多的顺口溜感激话,这就看你的口才如何,吃了啥子说啥子,“糖十四, 面十三,花生吃了几盘盘”,“说起要行真要行,说起走真要走,多谢主家茶和酒”等等之类,边说边把刚才收到的“红封封”送去搁放在主人家的“神台”上,“牛灯去了又转来,给您主家送财来。一送千年宝,二送万年财。千年宝,万年财,斗大黄金滚进来”,边说边退出门外,主家再次烧香烛送别,这家也才能算结束。

每晚上都在十二点钟以前结束,但当天打完的“帖子”基本要耍完。每年的灯最多耍到正月十五就又到“牛王菩萨”处烧掉。每年的灯会也到此结束。

结束快乐的春节,但每家迎接耍灯的“帖子”要张贴很久。掉在地上了主人家也会小心地捡起来,又重新牢牢地粑上,有的在第二年耍灯时原来的帖子都还在。既表示主人家大方好客,也表示“牛王菩萨”到过本家,能保佑自家的牲畜四季平安。

我当“领首”那晚,心情非常激动,早已打好腹稿,一路顺风顺水,兴高采烈,也没有“抬花”。但嗓门儿都吼哑了,几天都说不出话来,但我觉得收获很大,很值得。


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29号
蜀ICP备12001647号-1
版权所有:筠连县中学 联系地址:宜宾市筠连县 招生电话:0831-7288000
电子邮件:jlzx2012@163.com 投诉建议:0831-7705167